详细

兖州民间艺术花棍舞

        

  兖州花棍舞又称 “打花棍”,初考证为汉族舞蹈,通过与 “花棍舞”相关的歌谣和传说,人们得知,古时鲁南多灾,灾民沿街乞讨,羞愧难当,遂改求乞呼唤为“唱门儿”,并以“花棍”击节,发展而为“花棍舞”,边唱民歌边舞蹈,歌同多为家乡味十足的民歌内容。所以至今花棍舞伴奏音乐仍用《八仙庆寿》、《画扇面》、《绣花灯》等民歌曲调。花棍舞是古黄河下游冲积平原,包括安徽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南等广大劳苦群众创作传习的一种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舞蹈形式,反映了失去家园和生活资料的人们到处流浪,四处乞讨的生活内容。舞蹈中的肢体语言,如手拿花棍的一些典型动作就是当时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艺术表现,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辛酸,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。
 
  “打花棍”在山东鲁南兖州一带已有近百年的传承史,传说花棍起源于叫花子乞讨用来防身的打狗棍子。明清之后,兖州一带的流浪艺人受到 “打连厢”(即“霸王鞭”)的影响和启发,在竹杆两头装上钱铃和布头,发展成为今天载歌载舞、花棍叮当、声调欢快的民间 “花棍舞”。
 
  上世纪九十年代,兖州市文化部门责成专业人员开始对花棍舞进行系统整理,结合现代生活,适当加进新的动作和表演套路,在原舞蹈精神韵味的基础上,使舞蹈更具时代特点。以欢快吉祥的情调为主,成为人民群众欢庆丰收、歌颂生活和表达情怀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。
 
  花棍舞表演形式以多人表演为主,少有独舞、双人舞和三人舞,一般是一种集体舞蹈。特点是表演队伍排列整齐队形,或变换队形,手舞花棍,边走边舞。动作多以跳、转、翻、旋等技巧为主,体现出热情欢快、灵巧多变的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。
 
  表演者以女性为主,多穿缎料的红衣、绿裤或绿衣、绿裤表演,服饰体现节日喜庆特点。
 
  花棍舞的风格,如同兖州人的性格,刚直豪爽,于凄怨忧郁中透出粗扩豪放。舞蹈动作舒展流畅,节奏明快,跳跃性强,旋律时而委婉细腻,时而刚劲奔放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,其欢快的舞姿,传递着一种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所表现的乐天达观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鼓舞。
 
  兖州历来十分珍惜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——花棍舞之乡”这份荣誉,并把她列为兖州地域文化的重要品牌。多年来,我们把兖州花棍舞的挖掘、保护、研究、推广、普及作为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,制定和实施了花棍舞民族民间艺术保护规划,并纳入了《兖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和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,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。2011年以来,我们又将花棍舞列入区委、区政府深入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中,在财政上列支200多万元,用于花棍舞的场地建设及培训、辅导和民间艺术团队的扶持工作,在政策上支持,在人员上保障,在服务、培训、引导上跟进。
 
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为充分发挥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—花棍舞之乡”特有的功能,实现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的新发展。下步,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在保护研究方面。对兖州花棍舞继续进行挖掘和整理,将所有资料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加以永久保存;建立兖州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,开展民间文化艺术理论研究,着重研究其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科学价值,通过不断的创新来优化民间文化艺术,提高民间文化艺术,在全社会推广普及花棍舞艺术。二是在表演展示方面,利用民俗节气及政府的重大节庆活动展示兖州花棍舞,让民间艺术真正源于民间,用于民间,益于民间,回归民间,既可营造重大节庆活动的氛围,又可丰富老百姓的民俗活动,满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。三是在加强对外交流方面。采取“送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方式展示兖州花棍舞,如“送出去”参加全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展演、比赛;“请进来”可以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的名义,通过承办中国民协或省民协的“民间艺术节”等形式,邀请全国各地民间艺术界来兖州展示民间艺术精品,达到展示、交流的目的。